谁帮我讲一下电磁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08:03:54
谁帮我讲一下电磁学

谁帮我讲一下电磁学
谁帮我讲一下电磁学

谁帮我讲一下电磁学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和电磁的相互作用现象,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根据近代物理学的观点,磁的现象是由运动电荷所产生的,因而在电学的范围内必然不同程度地包含磁学的内容.所以,电磁学和电学的内容很难截然划分,而“电学”有时也就作为“电磁学”的简称.早期,由于磁现象曾被认为是与电现象独立无关的,同时也由于磁学本身的发展和应用,如近代磁性材料和磁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磁效应和磁现象的发现和应用等等,使得磁学的内容不断扩大,所以磁学在实际上也就作为一门和电学相平行的学科来研究了.电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科学(电学、磁学)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实验发现,即电流的磁效应和变化的磁场的电效应.这两个实验现象,加上麦克斯韦关于变化电场产生磁场的假设,奠定了电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发展了对现代文明起重大影响的电工和电子技术.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这个理论支配着一切宏观电磁现象(包括静电、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电路、电磁波等等),而且在于它将光学现象统一在这个理论框架之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思想.电子的发现,使电磁学和原子与物质结构的理论结合了起来,洛伦兹的电子论把物质的宏观电磁性质归结为原子中电子的效应,统一地解释了电、磁、光现象.和电磁学密切相关的是经典电动力学,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原则的区别.一般说来,电磁学偏重于电磁现象的实验研究,从广泛的电磁现象研究中归纳出电磁学的基本规律;经典电动力学则偏重于理论方面,它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为基础,研究电磁场分布,电磁波的激发、辐射和传播,以及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等电磁问题,也可以说,广义的电磁学包含了经典电动力学.其它电学分支学科 磁学、电学、电动力学 其它物理学分支学科 物理学概览、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磁学、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 麦克斯韦是19世纪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麦克斯韦1831年6月13日出生于爱丁堡.16岁时进入爱丁堡大学,三年后转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185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两年后到苏格兰的马里沙耳学院任自然哲学教授,1860年到伦敦国王学院任教,1871年受聘筹建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并任第一任主任.1879年11月5日在剑桥逝世.麦克斯韦集成并发展了法拉第关于电磁相互作用的思想,并于1864年发表了著名的《电磁场动力学理论》的论文,将所有电磁现象概括为一组偏微分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确认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从而创立了经典电动力学.麦克斯韦还在气体运动理论、光学、热力学、弹性理论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电磁学或称电动力学或经典电动力学.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不包括现代的量子电动力学的内容.电动力学这样一个术语使用并不是非常严格,有时它也用来指电磁学中去除了静电学、静磁学后剩下的部分,是指电磁学与力学结合的部分.这个部分处理电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力学影响.关于电磁学的发展史公元前七世纪发现磁石管子(中国) thale(泰勒斯 希腊) 公元前二世纪静电吸引西汉初年 1600年《地磁论》论述磁并导入“电的”electric William Gilbert(吉尔伯特) 英国女王的御臣 1745年莱顿瓶电容器的原形,存贮电 Pieter van musschenbrock (穆欣布罗克 荷兰莱顿) Ewald Georg Von Kleit (克莱斯特 德国) 1747年电荷守恒定律(正,负电的引入) Benjamim Franktin (夫兰克林 美国) 1754年避雷针(电的实际应用) Procopius Dirisch (狄维施) 1785年库仑定律电磁学进入科学行列 Charles Auguste de Coulom (库仑 法国) 1799年发明电池提供较长时间的电流 Alessandro Graf Volta (伏打 意大利) 1820年电流的磁效应(电产生磁)安培分子电流说毕奥-萨伐尔定律 Hans Chanstan Oersted (奥斯特 丹麦) Andre Marie Ampere (安培 法国) Jean-Baptute Biot,Felix Savart (毕奥,萨伐尔) 1826年欧姆定律 Georg Simon ohm(欧姆) 1831年电磁感应现象(磁产生电) Michael Faraday (法拉第 英国) 1834年楞次定律楞次 1865年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电磁学理论,预言了电磁波 Maxwell(麦克斯韦) 1888年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 Heinrich Hertz (赫兹 德国) 1896年光速公式 Hendrik Anoen Lorentz (洛仑兹) http://bk.baidu.com/view/19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