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读《陈涉世家》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20:55:49
陈胜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读《陈涉世家》有感

陈胜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读《陈涉世家》有感
陈胜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读《陈涉世家》有感

陈胜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读《陈涉世家》有感
刘邦夺取天下,定都洛阳后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这里,刘邦是拿自己和项羽比较,他对手下的回答一半肯定,一半补充,补充部分是用人问题.其实用人问题也和人的个性密切相关,他之所以能用张良、萧何和韩信,是因为他心胸宽厚,而项羽不能用范增,心胸褊狭使然.所以高起、王陵的回答切中要害,一语中的.
刘邦性格多元,个性丰富,该出手时就出手,又厚又黑,然而宽容大度也是其性格中的醒目元素.西进攻秦进过高阳,一个负责守城门的叫郦食其的人说:“各路经过此地的多了,我看只有沛公才是个德行高尚忠厚老实的人.”于是前去求见,游说沛公.沛公当时正叉开两腿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食其见了并叩不拜,只是略微俯身作了个长揖,说:“如果您一定要诛灭没有德政的暴秦,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把他请到上坐.韩信攻下齐国后,派人去对汉王说:“齐国和楚国临界,我的权力太小,如果不立个代理之王,恐怕不能安定齐地.”汉王不想答应,还想去攻打他,留侯张良在桌底下踢刘邦一脚,说:“不如趁此机会立他为齐王,让他自己为自己守住齐地.”刘邦马上说,要做就做正式的齐王,做什么代理的.于是派张良带着王印到齐国封韩信为齐王.未央宫建成了.刘邦大会诸侯、群臣,在未央宫前殿摆设酒宴.他捧着玉制酒杯,起身向太上皇献酒祝寿,说:“当初大人常以为我没有才能,无可依仗,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刘仲勤苦努力.可是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殿上群臣都呼喊万岁,大笑取乐.刘邦的玩笑也体现了他对太上皇当年的小觑是释然的.
从刘邦身上可以窥见陈胜没有当上皇帝的端倪.陈涉年轻的时侯,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耕田,一次当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时,感慨恼恨了好一会儿,说:“假如谁将来富贵了,大家相互不要忘记了.”和他一起受雇佣的伙伴们笑着回答说:“你是被雇给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贵呢?”陈涉叹息着说:“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但是,待陈胜当了王之后,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子.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平素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王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
有趣的是,荣归故里的刘邦与陈胜截然相反,值得一比.已贵为皇帝的高祖刘邦一次征战回京途中,经沛县时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挑选沛中幼童一百二十人,教他们唱歌.酒喝得正畅快时,高祖自己弹击着筑(zhù,音竹)琴,唱起自己编的歌:“大风骤起啊云彩飞扬,声威遍及海内啊今归故乡,如何使得猛士啊守卫四方!”让儿童们跟着学唱.于是高祖起舞,情绪激动心中感伤,洒下行行热泪.高祖对沛县父老兄弟说:“远游的赤子总是思念着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但是将来死后我的魂魄还会喜欢和思念故乡.而且我开始是以沛公身份起兵讨伐暴逆,终于取得天下,我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沛县的父老兄弟及同宗婶子大娘亲戚朋友天天快活饮酒,尽情欢宴,叙谈往事,取笑作乐.过了十多天,高祖要走了,沛县父老坚决要高祖多留几日.高祖说:“我的随从人众太多,父兄们供应不起.”于是离开沛县.这天,沛县城里全空了,百姓都赶到城西来敬献牛、酒等礼物.高祖又停下来,搭起帐篷,痛饮三天.沛县父兄都叩头请求说:“沛县有幸得以免除赋税徭役,丰邑却没有免除,希望陛下可怜他们.”高祖说:“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最不能忘,我只是因为当初丰邑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沛县父老父仍旧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丰邑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
刘邦征战途中,主动回到家乡,看望父老乡亲,与民同乐,为民解忧,不忘所自,不忘根本,不论其是否作秀,老百姓精神上高兴,物质上实惠,自然拥戴钦佩,感激涕零.而陈胜当上王就忘记了自己说过“苟富贵,毋相忘”之类的话,一阔就翻脸不认人,只想分享别人的成果,不容别人分自己一杯羹,心如针芥,以致故交零散,众叛亲离.褚先生在评论陈胜事败时说:“地形险阻,是便于用来固守的;武器装备和法制规章,是便于统治国家的.但这些还不是最可靠的.先王以仁义道德作为治国的根本,而把巩固边塞、制定法律条文看成枝叶,难道不是这样吗?”太史公司马迁在《高祖本纪》结尾说:“夏朝的政治忠厚.忠厚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朝代之以恭敬.恭敬的弊病的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礼仪.礼仪的弊病是使百姓不诚恳.所以要救治不诚恳的弊病,就没有什么比得上忠厚.由此看来,夏、殷、周三代开国君主的治国之道好象是循着圆圈转,终而复始.至于周朝到秦朝之间,其弊病可以说就在于过分讲究礼仪了.秦朝的政治不但没有改变这种弊病,反而使刑法更加残酷,难道不是很错误吗?所以汉朝的兴起,虽然承继了前朝政治的弊端却有所改变,使老百姓不至于倦怠,这是符合循环终始的天道了.”两位先哲提到的仁义道德和忠厚,这就是人性的光亮,不厚道的人,谁愿意亲之附之助之王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