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23:07:56
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说到古代诗词大家,李清照绝对是位重量级的人物,在女性中更是无人能出其右.在词史上,李清照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被称为婉约之宗.她的词以清丽婉转、哀怨凄恻见长,极富韵味.清代著名词评家陈廷焯曾评价李清照:“宋闺秀词自以易安为冠.”十分中肯.她以女性特有的方式和情怀,把人们内心世界中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地然而又十分深刻地具体化、形象化,给人一种柔美的享受.在词的意境上易安词也是丝毫不让须眉.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共有两阕,一首是“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虽然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但无论是谴词还是意境都不及另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自丈夫病卒,所作皆愁苦之词.这首词从内容上看闲适恬静,应为词人中早期的作品.客观地说李清照早年的作品在艺术手法和刻画力度上都不如晚年,只是这首小令着实令人喜爱,可谓词中精品.一篇小令,才共六句,寥寥三十三个字,却包含了多少内容,我们不妨用白话把它描述一番:
昨夜雨急风狂(疏,应为疏放疏狂的意思,而非稀疏),这个季节正是花儿开得很艳很美的时候,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难以成眠.不得已,只有喝点酒赖以排遣.一觉醒来,头还是昏昏的,但心中悬悬之事,却未为梦断.这时,她听到外间的丫鬟收拾屋子,启户卷帘.便急问道:海棠花怎么样了?丫鬟笑着回道:还好,昨夜又是风又是雨的,可海棠花一点也没受影响.词人心下叹道:唉!你知道什么!你再细看,难道看不出那红的少了而绿的多了吗!
同样的内容,今人用了多大的篇幅而不得其精髓.而词人区区六句却藏无数曲折:一个卷帘,便既说明天亮.谁问的卷帘人、问的是什么?一字没有,却于答话中道破天机,何等的巧妙!说它像一幅画,而神情口吻,又是画所难到.这就是词!这就是词的魅力!真是令人叹服.
这首词格调轻灵而感情真挚,语言浅淡而意味隽永.以寻常言语入词本是易安词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她的一大长处,从这首词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特点.其实这是很难的,所谓炼句精巧易,平淡入调难,这也是李清照词能吸引人的地方吧.
李清照词里咏花的将近十首,可以看出词人是位十分爱花之人,绿肥红瘦这样清奇的句子也只有如此爱花惜花的人才能写得出来.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却是为何?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芳春……理解了这些,再看这首词,自是又一番领悟,对绿肥红瘦不免又喜欢上几分.

试昨夜和美女一夜的缠绵,她的美丽和狂野让我无法停止运动,睡醒后,依然不忘缠绵的心醉享受,回想借着一点醉意就侵犯了这个红花美女心里还是有点愧疚,于是问正在卷起蚊帐准备梳洗的美女,“还好吗?昨晚是不是太狂暴了,身体不会有什么吧!还疼不疼?”美女回答道:“没事,我还是我,你看,我不是还好好的吗?”名士心下感叹道:“好傻,好天真,知道吗?我又干了一个红花,我的名单上又多了一个,而我从此就是你的第一个了!”...

全部展开

试昨夜和美女一夜的缠绵,她的美丽和狂野让我无法停止运动,睡醒后,依然不忘缠绵的心醉享受,回想借着一点醉意就侵犯了这个红花美女心里还是有点愧疚,于是问正在卷起蚊帐准备梳洗的美女,“还好吗?昨晚是不是太狂暴了,身体不会有什么吧!还疼不疼?”美女回答道:“没事,我还是我,你看,我不是还好好的吗?”名士心下感叹道:“好傻,好天真,知道吗?我又干了一个红花,我的名单上又多了一个,而我从此就是你的第一个了!”

收起

绿肥红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解释〗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示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

全部展开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李清照早期生活是淳朴幸福的,所以这段时间里李清照的词作多是描写闺中之思、幽居伤春等怀春少女独有的心思。李清照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所以其词十分具有灵动色彩,在北宋乃至整个词史上都别出一格,清新自然,深受称赞。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
再者,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语言上更显凝练,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详述,此处即不重复了。

总体而言,这首小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却已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剪裁篇幅、开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笔者以为评述恰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