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记数时习惯用汉字“正”?最早使用“正”字计数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4:26:29
为什么人们记数时习惯用汉字“正”?最早使用“正”字计数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人们记数时习惯用汉字“正”?最早使用“正”字计数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人们记数时习惯用汉字“正”?
最早使用“正”字计数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人们记数时习惯用汉字“正”?最早使用“正”字计数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有两个根据!
一.
中国人在计数时,常常用笔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两个“正”字就是10,以此类推.这个计数方法简便易懂,很受中国人欢迎.那么,到底是谁最先开始使用这个聪明的方法的呢?据说这种方法最初是戏院司事们记“水牌账”用的.
清末民初,戏园(俗称茶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每天戏园里要迎来很多观众.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门票这种东西,戏园就安排“案目”(就是现在所说的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座席前设有八仙桌,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准确无误.
这个方法随着戏院实行门票制而被废弃了,但是作为一种简明、易懂、方便的记数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
二.
旧漳州用"正"字计数的由来
在漳州,旧时的许多商家,如糖行、五谷行、豆饼行、柴炭栈,他们经营的货物,一般是整担(如糖、谷子、豆类),为单位(每担100斤),有的是以笼(如木炭),以箍(如木柴),以片(如豆饼)为单位,他们经营批发业务,货物的进出以及货物运输的起卸等都是比较大宗的,为备忘,喜欢用“正”字在粉牌上暂作记数,正式结账时便于结算.不易出差错,确实是一种十分方便、简单的方法,正字刚好五笔,记到五划就成一正字,所以应用广泛,当时,除了那些商行使用之外,在东郊的浦头市、草寮尾鱼市、北郊北庙糖市等,除了部分零售业务单位用斤两外,成担货物也是用写正字这种方法.
民国时期,凡属进行选举的事,如乡镇长、保长、保民代表、县商会暨各同业公会的选举等,也都是记“正”字用来统计票数.“正”字计数在当时的应用十分广泛.
前在“文史笔记”书中阅过一则有关“正”字记数由来,说:正字计数的由来是袭用昔日戏园写水牌的办法.
旧上海的演戏,初期,进戏园看戏的人并不多,所以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案目(戏园的服务人员)领坐,因此,卖座的情况有专人负责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称为写“大水牌”,楼上楼下各有一人负责,备一块大水牌,注明某台、某厢、案目某某领座,客人若干,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划上一笔,划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这样方便于检查和统计.
随着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座位数目增多,用水牌记票方法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记票方法被商家和选举记票借鉴,便被广泛应用起来,当今大型选举,已用电子记票,但在小范围的选举中,记票人仍以书写若干“正”字用来统计当选人的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