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篇探究型教学设计(初中数学),让我参考一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14:08:50
谁能给我一篇探究型教学设计(初中数学),让我参考一下

谁能给我一篇探究型教学设计(初中数学),让我参考一下
谁能给我一篇探究型教学设计(初中数学),让我参考一下

谁能给我一篇探究型教学设计(初中数学),让我参考一下
数学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教法的基本方式是“探索与研究”,因为试验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的,课程强调的是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不是结果或结论,在课堂教学中,相关和知识通过学生的丰富多彩的主体参与来进行研究学习,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本人在数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主体参与,探究中学”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其基本流程是:
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应用拓展→ 反思创新→ 预习指南
1、创设情境:所谓数学探究性教学,笔者认为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性获得学习材料和自由开放的体验空间;建立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保持一定的“自我学习”的时间;利用各种条件,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带入情境;通过质疑、探究、讨论问题,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感受体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的方式我通常用以下三种:
(1)由预习检测创设问题情境;
(2)由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3)由旧知回顾创设问题情境;
(4)以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5)以游戏课本剧创设问题情境;
(6)以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一、对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再定位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把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主体的学习,问题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是探究,探究的最一般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这样,“探究性学习”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认识和获得属于自...

全部展开

一、对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再定位
探究性学习即“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把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主体的学习,问题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学习,是探究,探究的最一般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这样,“探究性学习”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认识和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指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活动。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材料不单单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探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并且注意呵护节外新技,精心培养超越教材,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动态的关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
二、数学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教法的基本方式是“探索与研究”,因为试验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的,课程强调的是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不是结果或结论,在课堂教学中,相关和知识通过学生的丰富多彩的主体参与来进行研究学习,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本人在数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主体参与,探究中学”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其基本流程是:
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展示评价→ 应用拓展→ 反思创新→ 预习指南
1、创设情境:所谓数学探究性教学,笔者认为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性获得学习材料和自由开放的体验空间;建立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保持一定的“自我学习”的时间;利用各种条件,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带入情境;通过质疑、探究、讨论问题,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感受体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的方式我通常用以下三种:
(1)由预习检测创设问题情境;
(2)由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3)由旧知回顾创设问题情境;
(4)以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5)以游戏课本剧创设问题情境;
(6)以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2、自主探索: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动脑独立思考,经过实验、操作、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活动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考虑的是“尽可能适应学生的研究,去协调!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等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活动,当学生体会新的问题实质时,要开创新的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开放广阔的探索空间。
3、合作交流:合作交流的组织形式我采用合作小组制,积极倡导组内合作,展开讨论、交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组间竞争,让他们讨论、争辩;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把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现,发展个性。
4、展示评价:对获得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重感受、重体验,展现与表达;学生主要阐述知识是如何发现的,有什么经验教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目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对相关活动进行评价,并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参与性评价:参与性评价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创造多种评价的机会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大胆发表评价意见,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对自己、对同伴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密切了与同伴的合作关系,获得并体验了愉快感、成功感、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学会信息交流,学会主动参与。
(2)交互性评价:“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不主张教师的单向评价,大力倡导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多向交流,在横向评价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3)差异性评价: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我坚持分层性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学习的结果和质量;集艺术性、思想性、想象力为一体,充分发掘并展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闪光点。
(4)多元性评价:试题在内容与要求上可以多种多样,为各类学生走向成功提供机会。我采用题组型的“开放”或“实践”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设计解决表达过程,从而获得科学方法的有益启示。同时,我还坚持免检制度,每节课按参与态度,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创新见解等方面对部分同学实行放宽要求或免检。
5、应用拓展: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后,教师再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并用题组进行巩固练习,我除了使用实验教材中的例题与“随堂练习”的材料外,还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了一些习题作补充,我特别注意在此环节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以求一通百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有时我还根据各种课型的特点进行当堂反馈测试,及时进行效果回授。我充分利用实验教材上的“后花园”、“读一读”、“课题学习”等材料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引伸与拓展,并让学生应用知识探究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精神及创新与实践能力,我还利用一些历史名题(如“勾股定理”的探索、“三等分角问题”、“海岛算经”、“李白沽酒”等)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并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一些成就及趣事,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及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
6、反思创新: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对所学知识系统归纳之后再进一步向同学寻求新的独到的见解,提出思考、探索或可持续发展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形成思维的风暴,使数学学习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7、预习指南:在每堂课活动结束之前给学生亮出下一节的活动课题,并建设性地提出预习的要求,提醒同学作出必要的准备;有时还预报近期测试的相关信息,真正地使数学探究性学习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探究性学习”环环紧扣,交织成一个延绵不断,循序渐进的旋流,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活动的水平。
三、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成效与前景
从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况看,凡是选用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班的学生,不但没有影响数学学科内容的学习,反而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学生平均分、A级率、非D级率以及学生的创新人格、情感、意志等各项指标均比普通教学班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因为开展与课题相关的数学学科课程的学习,有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加加深了对数学学科课程的理解和热爱。通过这个探究性学习,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应付考试回到实际生活上去,切实关系到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何去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怎样应用数学知识,学会把数学知识去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益最大的。所以,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走科学探究之路,还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努力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现代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巨大的创造潜能和开发空间,如果我们为他们营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为他们搭建发展的平台,提供更多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那么我们的中学生对社会的回报将是无法估量的,让我们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经过探究性学习的教与学实践,我们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还需要进行更加科学的规划和长期的大量的实验,以获得更佳的效果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理念。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关键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新世纪数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时代发展的紧迫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强烈呼唤。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我们数学教师不可回避面临着一次机遇与挑战,探究性学习还存在许多问题急待着我们去思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收起

教学设计思路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节课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动角等工具,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活动中,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全部展开

教学设计思路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节课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动角等工具,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活动中,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研究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从中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7—40页。
教学目的: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通过动手操作与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师:课件;平行四边形图片;
生:钉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边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漂亮吗?今天陈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所漂亮的学校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所学校。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所学校,你能找到哪些图形朋友?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图片。)
小朋友找的这些图形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陈老师想来考考你们,(课件)这是刚才小朋友找到的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现在老师要来变个魔术,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图形朋友。(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再观察一遍,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变化?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变倾斜了,它们的对边还是相等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我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但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准确呢?你们想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实验要求:篮子里有一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借助剪刀、直尺、三角板、活动角等工具,想办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看能不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其它秘密,比一比哪一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
小组实验。
汇报:小组派代表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1:我用笔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画在纸上,再用它的另一条对边去比,发现了两条对边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组对边我也用相同的办法去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真聪明,真是一个好办法。
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剪一条细线下来,再用这条细线去和它的对边相比,发现这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我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另外一组对边也用相同的方法证明相等,是吗?(生:对)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尺子量,也发现了对边相等。
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变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发现了它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也相等。
师:太棒了,这种方法不仅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谁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角的特点?
生5:我用活动角先量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再去量另一个对角,发现它的对角相等。
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剪下来,把这个角和它的对角比,发现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另个一组对角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师:能想出这么棒的办法来,真不简单。
生7:我用铅笔把一个角画在纸上,再拿它的对角来比,它们也一样大。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板书:对角相等)
小结。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先观察推测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再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看来小朋友已经和平行四边形交上朋友了,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屏幕(课件):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随意指到一个图形,如果你认为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如果不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快?
围平行四边形。刚才小朋友不仅反应快,而且判断准确,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每个小朋友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边围边想围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
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展示自己围的平行四边形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围的吗?第三条边你是怎么围的?
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
小朋友喜欢玩七巧板的游戏吗?平行四边形也是七巧板中的一员,你能找出来吗?现在我们小组来举行比赛好吗?注意听比赛规则:用七巧板拼出新的平行四边形,把你们拼的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贴在硬纸板上,时间为两分钟,时间一到要马上停下来,小组长按照你们拼的数量贴在相对应的黑板上,比一比哪个小组拼的方法最多?
三、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及其特性。
今天我们交上平行四边形这位朋友了,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平行四边形这位朋友?
生1:学校楼梯的扶手。
生2:我家的地砖是平行四边形的。
生3:我们画画时经常画平行四边形。
课件:老师也找了一些平行四边形,请看屏幕:(出现伸缩铁门)你发现了什么?
生:铁门能伸缩。
师:这个铁门为什么能伸缩?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动手做实验:小组做好分工,用小棒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拉拉看,然后互相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请两个小朋友把你们拼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拿上来拉拉看。
生:三角形拉不动,平行四边形一拉就变形。
师:老师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再摆一根小棒,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两个三角形。
师:你再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样平行四边形就拉不动了。
小结:三角形不易变形,比较稳定;平行四边形不稳定,容易变形。(板书:易变形)铁门能伸缩就是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小结: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小朋友回去先去调查一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开心的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也相等。
生2:我和平行四边形交上朋友了,我很开心。
生3:我学会了用很多种方法证明平行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
生4:在玩七巧板的游戏中,我们小组互相合作,拼了7个平行四边形,获得了第一名,我真高兴。
……
教学反思:
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数学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学生自由活动情景,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服务,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的见解时时闪现。
教学评析:
认识图形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如何运用操作、计算、变换、简单推理等多种手段认识图形,是教好这门知识的关键。同安第二实验小学陈丽雅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教学,可谓是小学低年级图形教学的一次成功尝试,为小数低年级图形教学的探讨,迈出了新步伐。概括起来,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重视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比如新课的导入,教师是先让学生回顾旧知识,长方形的认识,在长方形图形的基础上,相对平移两个角的顶点位置,使长方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组去实践操作,并从中观察这个新的图形――平行四边形“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你还发现其它什么特点?通过实践活动的“观察”,“发现”、“归纳”,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
第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比如在学生分组活动中,学生主动去量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发现“对边相等”,又用想尽各种办法去量平行四边形地四个角,有的学生就用折纸的方法去量角,发现“对角相等”,而且有的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是“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等等。这些平行的重要特征,都不是出自教师的嘴里,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活动,所发现,所了解。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本节课改变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解、学生消化吸收为主的学习方式。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和多种教学媒体,其中有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还有七巧板等,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的空间,把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建立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了一定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得轻松活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