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故事 6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9:46:24
生命教育故事 600字

生命教育故事 600字
生命教育故事 600字

生命教育故事 600字
生命发展:教育的本源
西方有位哲人这样认识教育;教育就是当你学过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淡忘之后所剩下的那个东西.如此看来,教育不是获得的知识,因为知识可以遗忘,只有通过知识而融化在生命之中的意义,才是永远的、终身的.所以,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在把教育的生命规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之时,又指出:“知识若没有智慧灼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莹照.”所以,知识是教育的边缘,知识的意义就在于内化为智慧,而智慧的运作,只有在生命中才有可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
教育是人的一种方式,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原始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遗传上,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人的未特性化.人是所有动物中最无能的,但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正是人之力量的基础.首先,人的本能匮乏,无法依据特点化的本能生存,从而产生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人的未特性化,赋予了人的可塑性,人能够根据外界的要求,同化外界信息,这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爱尔乌德(ELLWOOD,C.A.)在《文化进化论》中谈到:文化的过程,主要是教育的过程.最简单的物质工具之制造,通常都需要从别人那里才能学到制造的过程.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是人的生命的特别需要.这是其他生物所没有的.
现代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使生物体的人获得人的本性,更重要的是,教育成为人的精神追求,它能够给人带来自由,带来幸福,发挥着享用性功能.
小学教育:为生命的终身发展奠基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对于其基础性的理解,我们长期以来是局限于制度化教育的框架中,在目的上,把它作为进入中学的基础,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为升入中学做准备.如此观念,小学教育就成为中学教育的预备,中学教育又是大学教育的预备,因此,小学教育是升入大学的基础的基础.这些年,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从中学蔓延到小学.众多的家长把小学视为起跑线上的竞争,提前演绎升学的压力.可是,当我们正在为升学率而陶醉时,儿童对学习的热情却正在明显地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儿童失去了他本该欢乐的童年,换来的是对学习的厌恶和逃避.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蓝皮书表明,有近14%的小学生和22%左右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已成为一种沉重,希望自己能快点离开学校.”
小学教育不是升学教育的基础,而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之中,小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基基础.基础的东西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本性.
对小学教育“基础性”的新定位,使我们看到,小学教育的任务主要不再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而必须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重要的任务.
小学教育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其他人共同生活,为如同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包括:第一,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进入小学的少年儿童,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并养成相应的道德习惯.第二,智慧品质发展的基础.小学时期的少年儿童,正是智慧潜力逐步显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应当放在启迪儿童指挥发展上,知识教学应为指挥发展服务,指挥发展应促进知识教学.第三,个性形成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的个性倾向开始显露的时期.小学教育应当维护、尊重、发现并培养小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第四,身体发展的基础.小学是少年儿童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应当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以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做人”和“做事”是人生的两大主题,教育也围绕两大主题而进行.相对于职业或专业教育而言,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它更偏重于“做人”的教育,同时打下“做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十分强调“学校应进一步赋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
当然,正如一句西方格言所说的“空袋不能直立”一样的道理,知识是我们的精神成长和提升生命质量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离开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可能有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但如果学习的目的仅止于知识的获得,那么我们的生命也会黯然失色.知识一旦不具备生命的意义,就会成为生命的负担,使学习者苦不堪言,压抑和浪费生命.
所以,教育不是“占有”知识,而要“生成”知识.占有的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不具备生产性.只有与人构建意义关系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教育必须关注知识的“安置”方式:它使儿童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越来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还是越来越依赖老师、懒于思考?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还是变的自卑、消极?是变的越来越热爱生活,不断增长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还是变的越来越悲观、萎缩、感情冷漠?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无论我们教了什么知识,教了多少知识,都是失败的.因为脱离了生命意义的知识,对主题来说知识假知识.
小学教育:促进生命的自由生长
1.小学教育: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当哲学家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是,情绪作为非理性的代名词,注定被排斥在教育之外.所以,教育长期以来就成了理智的教育、认知的教育.小学教育的任务从掌握知识和技能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没有跳出这一臼巢.人的完整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近代科学主义的遮蔽下,成为只有理性而无人性的“单面人”.把人情感排除在教育之外,势必造就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发展.日本的教育家井深大认为,惟智的教育“忘记了方向”,是“丢掉了另一半教育”.
实际上,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识、智力、智慧等认知因素,而且包括情感因素.生命是知情的统一体.皮亚杰的研究认为,认知和情感是交叉的,某种认知结构总有与之相应的情感水平,反之亦然.因此,情感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呆板的、机械的,因此,也是黯然失色的;有情感伴随的生命有活力、有朝气,因此是光彩夺目的.小学教育要为生命的发展奠基,就首先要促进生命中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使生命中的知与情相互作用、相互提升.
传递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按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排列为:知识、实用技术、态度和技能——已经颠倒为教育目标的新的三个层次,最重要的不再是知识,而是态度的 获得.“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中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各科的课程标准,在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列在前位.
2.小学教育:促进生命的自主成长
自由是生命的灵魂.没有自由的生命,无异于一具缺少心肝的骷髅.
自主是自由的第一要求.儿童发展的自主性,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这方面18 世纪的教育家卢梭早给我们以启蒙:“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回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卢梭近两个世纪之前说的这些话,至今还令我们无数教师读来汗颜.
睁眼看看我们的教育现实,教育中的儿童有多少自由呢!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师总以“考试要考的”、“将来用得着的”等为理由,逼迫他们学这学那,而从来不问他们对此感不感兴趣,他们的真正兴趣何在.一味地把教育当成儿童未来的准备,当成成人生活的模仿.所以,今日的儿童没有成为儿童就成为大人,这是教育的悲哀.王蒙在参评最近一次作文大赛中,赞赏中小学学生作文水平之高时,又不无遗憾地指出,这些作文更象成人的文章,失去了儿童的天真.
其实,儿童不只是一个未来的存在,他更是一个当前的存在.我们的老师,不仅要为儿童的未来做准备,更要关心他们的现在.因为不以现实为基础的未来,只能是渺茫的.关心儿童的现实,就要关心儿童的兴趣、需要,从他的需要兴趣出发,造就一个适合他们的教育,而不是削足适履,使他们适合教育.
为此,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自主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生活,使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我们的老师要牢记和做到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
3.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个性生来是有探究和创造的本能的.但是,个体的创造性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其形式上说,都不是这种本能的产物,而是后天社会生活的结果.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有赖于学校教育.“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能力,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关键是看有无创造性生长的土壤和环境.
然而,我们的教育太缺少这种环境.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计划和以规范管理为目标的课堂生活制度,不仅没有孕育儿童的创造性,反而把天生具有的创造性潜能扼杀在萌芽状态.在这种计划和制度下,儿童是被动的学习者,学习被认为是他们的天职,他们不需要形成和提出自己的“问题”,不需要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老师是这样说的”,“书本上是这样写的”.教学是划一的,同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按年龄统一地组成一个班级,而不管这个班机的个性差异.教学时间和空间被分成无数的小单位,每个单位都预先为学生设置了任务,在使每个学生有“轨”可循之时,也使他们失去了个性化“选择”的自由.课堂的管理是严厉的,鲜活生命被异化为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井井有条的秩序.标准化的考试,如同温柔的陷阱,对客观化、规范化的刻意追求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如此的教育环境,只能使一个个小爱迪生、小瓦特、小牛顿死在襁褓之中.这样的环境不改变,属于中国的诺贝尔不仅遥遥无期,而且根本是一种天真的梦幻.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科学家的新发明、新创造,来自他们儿童时期创造精神的精心培育.为此,我们一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育为启发引导.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他们发散式的思考,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的积极态度,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意见、敢于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的点滴想法,教师都要充分地尊重和鼓励,用积极 的语言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创造性的火花只有在一个畅所欲言的、宽松的环境中,通过相互的碰撞,才能迸发出来.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发扬,促进每个儿童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